顯示具有 松山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松山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25年3月13日 星期四

[ 松山機場TSA ] 環亞機場貴賓室 Plaza Premium Lounge

踏入環亞貴賓室,接待台後方那顯眼地寶島造型鏡子,就知曉環亞想傳達給旅人的意念。

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,縮小的地圖與反射,映著熙來攘往的人潮,也映著這片土地的風情,

呆丸的小吃、日常的冬瓜茶、寶島意象的設計裝飾,在離開台灣前,再一次感受舌尖記憶。

2017年7月27日 星期四

[ 台北 ] 東引小吃店 直至凌晨4點的美味

整年國外,又返台北,還是比較喜歡這種到處去坐在各夜市攤前,叫盤滷菜,吃麵的生活。

捷運南京三民站附近的傳統市場,大白天我不曾來過,反倒是深宵夜半,肚子咕嚕的餓著,

翻來覆去睡不著,常到東引小吃店,吃一份紅油炒手和滷味,吃飽喝足,回家,倒頭就睡。

2016年2月3日 星期三

[ 台北 ] 二空眷村小館 大江南北的樸實眷村菜

有朋自美國來,特別想吃那種樸實不華麗、高麗菜拌個辣椒炒,就很讓人想念的眷村菜。

老闆像是家人一樣,儘管再忙,整個館子每天客滿,都要訂位,也都是親切的招呼與講菜。

二空的菜,說特別好吃沒有,就是樸實。每次一桌二空的眷村菜,就是幾個十年的老故事。

2015年12月2日 星期三

[ 台北 ] 小龍飲食 四川怪味雞與多汁大豆干

肉質鮮嫩的怪味雞,淋上紅綠鮮明的青蔥蒜末紅油,酸、甜、鮮、辣全是俱備,百味層出,

又能在極度雜亂間取得絕佳地平衡。無論是當作開胃小菜,或是飯間配菜,都是一絕。

京華城附近的小龍飲食,自己來這用餐適合,一群人來這喝酒吃菜也不錯,很喜歡的小店。

2015年10月25日 星期日

[ 台北 ] 米三角 Beimaru 日式溫體三角飯團

日式三角飯糰,在台北除了居酒屋和便利商店的冷式御飯團之外,有賣的地方還真是不多。

台北長庚醫院旁邊的米三角,賣的是台北少見的日式三角溫熱飯糰,還能自行搭配口味。

與一般印象中的鹹脆飯糰海苔不同,這種溫熱飯糰的海苔是軟的,也讓飯糰顯得更具韌性。

2015年10月20日 星期二

[ 台北 ] Follow Juice & Cafe 果汁吧咖啡店

台北除了傳統果汁老店,像是混蛋果汁、龍來果汁,販售現打果汁的小店也是雨後春筍。

不像東區花甜果室的文青風,捷運小巨蛋附近的Follow Juice & Cafe,用蜂蜜提味的果汁,

多了份簡單與樸實,味道也是一樣的好。店裡還有座位,逛累了,就進來歇息喝杯果汁吧。

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

[ 台北 ] 瓦城大心新泰式麵食 泰式酸辣麵

瓦城大心的Tom-Yam-Kung泰式酸辣海鮮豚骨湯頭,第一次喝,竟能好喝的如此讓人震驚。

橘紅色的酸辣湯,有著南洋料理該有的酸、辣、鮮、甜、香,卻又不過於強烈,無比順喉。

也許瓦城大心的湯頭不是最正統,但卻完全滿足喜愛泰式料理,但舌尖保守的一群台北人。

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

[ 台北 ] 姐妹涼麵 松山路的芥末涼麵

特條的醬油酸甜開胃、麻醬足夠香濃、蒜汁與芥末添些嗆辣,全一股腦淋在涼麵上頭,

食慾不振最需要的就是這種冷糧。松山路上的姐妹涼麵,就有賣開胃的芥末口味涼麵,

怕吃涼麵不飽,那就來份大的,再加點一碗味噌綜合湯。沒食慾時,看到,還是全下肚了。

2015年9月25日 星期五

[ 台北 ] 出一張嘴 Just Eat 日式燒肉吃到飽

木碳直火烤出的肉,就是特別好吃。自己烤肉,一定是用木碳生火,何況在燒肉店吃烤肉。

不算單點燒肉,市民大道上的幾間日式吃到飽燒肉店,出一張嘴是自己造訪次數最多的。

沒有過多的花俏餐點,就是純吃燒肉,今年中秋烤肉的第一攤,就決定是從出一張嘴開始。

2015年9月6日 星期日

[ 台北 ] Project 25 甜x食計劃 民生社區的甜點工作室

民生社區裡有間甜點工作室Project 25 甜x食計劃,用低調不起眼的白色刷牆做為門面,

藏在行道樹後面的店頭不大,招牌也小小的,儘管知道地址,開車一不小心還是容易錯過。

Project 25甜食計劃的巧克力、藍莓慕斯做得尤其好吃,全都是順口又不膩,吃後總想再吃。

2015年8月5日 星期三

[ 台北 ] 有時候紅豆餅 民生社區的文青紅豆餅

如果要說一家台北最文青的紅豆餅攤子,那絕對是民生社區理的有時候紅豆餅莫屬。

有時候紅豆餅賣的口味就三種,紅豆、奶油和馬鈴薯起司,每種都是熱門,搶手的很。

買好紅豆餅坐在小涼傘下面吃,聽著民生公園裡小朋友的嬉鬧聲,原來這就是文青紅豆餅。

2015年6月30日 星期二

[ 台北 ] 庄頭豆花担 市民大道上的黑豆花

市民大道上的庄頭豆花担,除了賣一般白嫩的豆花外,也賣台北少見的黑豆花。

這次吃完職人燒肉丼飯後覺得有些膩,想吃點甜點,最好還是冰的,像是冰涼透甜地豆花。

庄頭豆花担就在職人燒肉飯旁邊,看到買的人還真不少,當然自己也要買上一份試試。

2015年6月15日 星期一

[ 台北 ] 緯大雞排專賣店 辦公室下午茶

台北小巨蛋附近的緯大雞排,以大份量的雞排出名,一張雞排從塑膠袋抽起,比臉還要大。

大雞排要炸得好吃挺難,最怕就是醃不透,或是炸得太老,太柴,這種攤位還挺常碰見。

緯大雞排不會,仍是把超大份的雞排炸得外皮酥,肉質嫩,配上杯飲料,正好是份下午茶。

2015年4月23日 星期四

[ 台北 ] 齒牛香牛肉麵 (饒河街觀光夜市)

饒河街所有店鋪的店內白牆上,名人簽名簽得最多的,齒牛香牛肉麵或許能稱得上一二。

雖未細數是否皆是名人,但光看滿是字跡簽名的氣勢,也不難想像為何生意如此之好。

且即便在夜市裡賣牛肉麵顯得突兀,但仍是讓不少人專程跑來饒河街,就為了吃碗齒牛香。

2015年3月6日 星期五

[ 台北 ] 林媽媽麻油雞 (饒河街觀光夜市)

麻油雞這種料理,在餐廳總聶手聶腳顧形象地吃,大伙平分著沒幾塊雞肉肯定不會過癮,

反倒是一個人在小攤小店裡吃,掏張百元鈔加幾枚銅板,大口啃著雞腿,吃的還更加痛快。

饒河街中段的林媽媽麻油雞,是饒河夜市的元老級麻油雞攤飯,饒河街多久,便賣了多久。

且會來林媽媽這吃的,不少都是吃了好幾年的老客人,就是喜愛用手抓,再大口啃雞腿。

2015年3月5日 星期四

[ 台北 ] 阿水嫂自助刨冰 (饒河街觀光夜市)

捷運松山站開通後,觀光客湧入得多,整條饒河街大概已經沒有一處是能慢慢逛的舒適。

在八德路四段巷內的阿水嫂自助刨冰,算是饒河街這一代,勉強還能享有一處空閒的地方,

整條夜市來回逛完,最後再鑽進巷內來吃碗自助冰,坐上一會聊個幾句,輕鬆愜意。

2015年2月28日 星期六

[ 台北 ] 東發號 蚵仔麵線百年老店 (饒河街觀光夜市)

大多觀光客逛饒河街,便就是走在主要兩條來回路上,吃著中間攤販與旁邊亮眼的店面。

處在饒河街中段,土地公廟旁的東發號,內頭顯少外國遊客,幾乎清一色皆是本地人,

點碗被戲稱為清湯麵線的蚵仔麵線,再加碗油飯,或有時為羹湯配油飯,配的皆是美。

2015年2月27日 星期五

[ 台北 ] 心心港式腸粉 (饒河街觀光夜市)

饒河街的前段的心心港式腸粉一開也快二十年,這攤非那種雜誌、媒體會介紹的名店,

但能在改朝換代頻繁的饒河街夜市營業如此之久,買的人亦是不少,也屬相當不易。

自己以前吃,總愛跟旁邊後方的炸天婦羅攤一起吃,但近年不喜炸物,覺得滋味大不如前,

好在心心腸粉味道倒是不變,有時來逛饒河街,也會直接坐下,買上一份懷念以前的滋味。

2015年2月25日 星期三

[ 台北 ] 基隆廟口天婦羅 (饒河街觀光夜市)

饒河街的攤販日新月異,改朝換代的極為頻繁,但有些老店便就是好端端的仍處在那,

巷口的胡椒餅、前段的心心港式腸粉、中段的下港名彭臭豆腐,和基隆廟口天婦羅都是。

基隆廟口天婦羅算是十幾年前挺愛吃的小攤,但自從對炸物忌口後,每次來逛都只好割愛。

2015年2月9日 星期一

[ 台北 ] 九州鬆餅 民生社區富錦街

民生社區鬧中取靜,本就藏著不少質感小店,這次自日本來,強調天然風味的九州鬆餅,

在海外開幕的第一間店,便看中民生社區這股清新氣息,特別選在富錦街開幕。

外頭的些小花小草小樹,正好與九州鬆餅在料理中所強調的自然風,做巧妙的搭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