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光透過整排的山水屏風間隙,漸層似地一道道灑進休息區。東航在虹橋機場21米層貴賓室,
2020年初營運,定位是旗艦貴賓室,如果在虹橋機場飛國內線,能用這間,絕對要優先使用。
另外因為是先候機再安檢的方式,休息室內有獨立安檢哨,即使沒想用餐,也能走這省時間。
虹橋機場第二航廈國內在安檢區前上方的21米層貴賓室有2間,右側是東方航空貴賓室V21S,
另間是配合信用卡的機場貴賓室V21N。這天搭東航MU5333公務艙,自然就用V21S休息室,
吃飽喝足後,裡頭即有專屬安檢通道,雖然只有一個海關,但旅客少,巨大的減少時間浪費,
另為了控管人潮,只有公務艙、頭等艙、VIP能進入東航V21S,高卡搭經濟艙是沒法進入。
要使用21米層的東方航空V21S貴賓室,最重要的是報到後,不要立刻安檢,要先去貴賓室。
我想這樣的設計,也能完全解決常有旅客在休息室,順手拿幾瓶飲料回家的狀況,節約成本。
東航V21S貴賓室除了休息區和用餐區,還有20人大會議室,這是目前遊歷的各貴賓室中,
第一次見到。超出自己的認知邊界,挺難想像,是什麼狀況下會需要這麼多人在機場與會。
休息室內有提供淋浴間和哺乳室,沒有因為國內線的關係,就弄得比較簡陋,反倒更完備。
自助區的菜色種類挺豐富,有現煮麵食吧,來碗東航那碗麵是必要,看在場幾乎人手一碗。
這天是07:00-09:00的早餐時段,有提供鐵板的煎餃和燒餅,這概念媲美長榮The Garden。
我認為就餐食的豐富度上,稍微更勝一點虹橋機場第一航廈國際線的V01東方航空休息室。
但環境上國際線V01休息室較佳,主要是想休息、想喝酒、想用餐,不同空間都相互獨立。
國內21米層休息區雖然有簡單區分用餐區和休息區,但區分的並不明顯,可以說是同一空間。
其實點蔥油拌麵的話,煮麵阿姨只會給一碗白麵,其餘得要自己調配。但我比較懶得動手,
會請阿姨幫我加3瓢蔥油、3瓢醬油、炸蔥大把、小米辣、蒜酥,也就是東航那碗麵的標準,
是第一次吃時阿姨的推薦。東航的炸蔥層次出眾,再加點蒜酥和小米辣增些口感,很是不錯。
以往認為寰宇一家是精緻路線的代表,其次星空聯盟,天合聯盟末座。不過這幾年實際感受,
星空聯盟有中產化的傾向,拚航點數、載客量,各會員間品質落差大,或許長榮努力降成本,
也只是符合星空聯盟的發展方向。反倒是天合聯盟,原先是中國的東方和南方航空拉低水平,
但南航2018年退出後,加上東航這幾年轉型持續進步,天合聯盟整體感覺更向高端客群靠攏。
胖大叔的Instagram:mrfatuncle
